行业资讯
铸造中球化不良会导致哪些问题?
2025-01-23
了解详细
金属在从液态向固态转变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,这是产生缩孔和缩松的根本原因。不同金属的收缩率不同,例如铸铁收缩率约1.8%,铸钢可达6%。这种凝固收缩如果得不到有效补偿,就会在最后凝固部位形成孔洞。
冒口尺寸不足:无法提供足够的液态金属补充收缩
冒口位置不合理:不在热节或最后凝固部位上方
补缩通道受阻:冒口颈过小或过早凝固
无冒口设计:对自补缩能力估计过高
同时凝固:多个热节同时凝固,无法相互补缩
逆向凝固: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,阻断补缩通道
孤立熔池:铸件某些部位形成封闭的液态区,无法获得补缩
浇注温度过高:增加液态收缩量,延长凝固时间
浇注温度过低:流动性差,补缩能力下降
冷却速度不均:局部过热导致收缩集中
型砂性能不良:退让性差,阻碍正常收缩
厚薄悬殊:厚大部位形成热节,最后凝固
尖锐过渡:产生应力集中,加剧收缩
封闭结构:阻碍补缩金属流动
碳当量过高:增加石墨化膨胀,可能引起缩松
气体含量高:促进气缩孔形成
杂质元素多:改变凝固特性,影响收缩行为
型腔排气不良:气体阻碍金属液补缩
涂料使用不当:影响散热条件
浇注系统设计缺陷:金属液流动不合理
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通过优化设计、改进工艺和严格管控来预防缩孔缩松缺陷的产生。每种铸件的具体情况不同,需要结合材料特性、结构特点和工艺条件进行综合分析。
平台信息提交-隐私协议
· 隐私政策
暂无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