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详细
与普通灰铸铁不同,球墨铸铁铸件的生产核心是“球化处理”,即通过加入球化剂使石墨呈球状析出。这个过程极其敏感,原材料中的任何不良元素都可能破坏这一过程,导致石墨形态恶化、基体组织不达标,最终使球墨铸铁铸件的机械性能急剧下降。因此,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原料,是生产合格QT产品的首要前提。
生产球墨铸铁铸件所用的生铁、废钢及合金,必须满足以下严苛的化学成分要求:
极低的硫(S)含量:硫是球化剂的“天敌”。它会大量消耗镁和稀土元素,形成硫化物夹杂,导致球化不良(球化衰退)和铸件产生夹渣缺陷。原铁水中的硫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0.02%以下,对于高端产品,甚至要求低于0.015%。
极低的磷(P)含量:磷在晶界形成脆性磷共晶,严重损害球墨铸铁铸件的韧性,尤其是低温冲击性能。优质球铁要求磷含量低于0.04%。
严格控制的反球化元素:这是球铁原料与普通铸铁原料最根本的区别。微量元素如钛(Ti)、铅(Pb)、铋(Bi)、锑(Sb)、砷(As)等,即使含量仅有万分之几,也会严重干扰石墨的球化,导致出现片状或畸变石墨。必须使用对此类元素有上限规定的球墨铸铁用专用高纯生铁。
适宜的碳硅含量:碳当量(CE)需控制在合适范围以保证铸造流动性,同时避免石墨漂浮。锰(Mn)含量也需尽量低(通常<0.3%),以防其偏析于晶界增加脆性。
高纯净度:必须采用来源清晰、经过严格分拣的优质碳素废钢和球墨铸铁用生铁。严禁使用沾有油污、锈蚀严重或混有合金钢、有色金属的废料,以防引入未知的干扰元素和气体。
打破不良遗传性:铸铁熔炼具有“遗传性”。若原料本身石墨粗大或含有过多夹杂物,这种不良特性会部分遗传至铁水中,影响最终球墨铸铁铸件的石墨形态和基体纯净度。因此,选择组织细化的优质原料至关重要。
源头采购:指定采购符合国家标准(如GB/T 1412)的球墨铸铁用生铁和优质废钢。
严格入厂检验:利用直读光谱仪对每批原料进行快速成分分析,确保其S、P及微量元素含量达标。同时,对生铁块的金相组织进行抽检。
科学配料:根据原料检测结果进行精确计算和配料,确保入炉料成分稳定可控。
球墨铸铁铸件对原材料的要求不是高,而是非常高。这种高要求体现在对硫、磷含量的极限压制和对反球化元素的严格禁令上。放弃对原料的苛刻要求,就等于放弃了球墨铸铁的性能根本。因此,投资于高质量的原材-料,并非是增加成本,而是确保最终球墨铸铁铸件性能可靠、合格出厂、赢得市场的最关键投资,这也是凯仕铁一直以来坚持做的。
平台信息提交-隐私协议
· 隐私政策
暂无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