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详细
电梯曳引轮作为电梯系统的关键部件,其铸造质量至关重要。由于工作条件苛刻(需要承受钢丝绳的摩擦、启停的冲击以及长期的交变载荷),铸造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缺陷。
下表是我整理的电梯曳引轮铸件最常见的几类缺陷。
缺陷类型 | 简要描述 | 可能的主要后果 |
---|---|---|
缩孔与缩松 | 铸件内部或表面因补缩不足形成的孔洞或疏松 | 降低铸件的力学性能(如疲劳强度),承载能力下降,易成为裂纹源 |
气孔与夹渣 | 熔炼或浇注过程中卷入气体或杂质,在铸件中形成孔洞或夹杂物 | 减少有效承载面积,引起应力集中,降低铸件的致密性和使用寿命 |
裂纹 | 包括热裂(高温下形成)和冷裂(冷却过程中因应力过大形成) | 直接破坏铸件的完整性,严重影响安全性,可能导致灾难性失效 |
金相组织异常 | 如石墨形态不佳(球化不良、石墨漂浮)、基体组织中碳化物过多、元素偏析等 | 影响铸件的强度、硬度、耐磨性及韧性,导致性能不达标或过早失效 |
铸造应力 |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温度不均或相变体积变化产生的内应力 | 引起铸件变形,甚至促发冷裂,降低尺寸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|
缺陷的成因与对策
每一种缺陷的产生通常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,而是材料、工艺、模具、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缩孔与缩松的成因与对策
成因:主要是补缩设计不当(如冒口、冷铁设置不合理)、浇注温度过高(凝固收缩大)、合金成分(如碳当量过低,凝固范围宽)、型砂强度不足(型壁移动)等。
对策:
优化冒口和冷铁的设计与放置,确保顺序凝固,畅通补缩通道。
严格控制浇注温度,在保证充型的前提下避免过高。
调整合金成分,合理控制碳硅当量。
提高型砂的强度和刚度。
气孔与夹渣的成因与对策
成因:熔炼过程中熔液脱气不充分、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(卷入空气)、型砂水分含量过高或发气量过大、腔体清理不干净(有残留物或涂料脱落)。
对策:
保证良好的熔炼工艺,如进行有效的精炼除气。
设计平稳、开放的浇注系统,避免金属液剧烈湍流。
严格控制型砂的水分和发气量,保证砂型的透气性。
合箱前彻底清理型腔和砂芯,确保干净。
裂纹的成因与对策
热裂成因:通常在凝固末期的高温下产生,与铸件结构(厚薄不均,热节处应力集中)、合金特性(如高温强度低、凝固收缩量大)、型砂或芯砂的退让性差等因素有关。
冷裂成因:多在冷却至弹性状态后发生,主要由过大的铸造应力(热应力、相变应力、机械阻碍应力)引起。铸件结构复杂、厚薄悬殊、含有硬脆相(如过多碳化物或磷共晶)时易发生。
对策:
改进铸件结构设计,减少热节,避免应力集中。
提高型砂和芯砂的退让性,减少冷却过程中的机械阻碍。
优化工艺参数(如浇注温度、开箱时间),控制冷却速度,减少应力。
对易产生应力的铸件进行时效处理(退火)以消除内应力。
金相组织异常的成因与对策
成因:
球化不良/衰退:球化剂含量不足或残留镁/稀土量过低、铁液含硫量过高、孕育效果差、冷却速度不当等。
石墨漂浮:碳当量过高,特别是大断面铸件中,石墨在高温铁液中上浮聚集。
元素偏析:如锰(Mn)等元素在晶界处富集,易形成碳化物并促进裂纹产生。
基体中碳化物过多:促进裂纹扩展。
对策:
严格控制化学成分(如适当降低Mn含量以避免严重偏析)。
确保有效的球化处理和孕育。
对于大断面球铁件,控制碳当量,添加微量反石墨化元素(如Sb)。
通过合金化(如加Cu、Sn)或正火处理调整基体组织。
铸造应力的成因与对策
成因: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不同部位冷却速度不均(导致热应力)或相变体积变化(导致相变应力)而产生内应力。铸件结构复杂、壁厚差异大、型砂或芯砂退让性差等会加剧应力产生。
对策:
优化铸件结构,力求壁厚均匀,过渡平缓。
提高型砂和芯砂的退让性。
控制冷却速度,如延迟开箱时间或进保温炉。
对铸件进行去应力退火(时效处理)。
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
为确保曳引轮铸件的质量,需要采用多种检测手段:
外观检查:目视或借助量具、样板检查表面缺陷、尺寸精度。
无损检测:
超声波检测:主要用于发现内部缩孔、缩松、夹杂等缺陷。
磁粉探伤/渗透探伤:用于检测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纹等缺陷。
理化性能检测:进行拉伸、冲击、硬度试验,确保力学性能达标。
金相分析:检查石墨形态、球化率、基体组织、碳化物数量及分布等,这是判断铸铁材质优劣的关键手段。
平台信息提交-隐私协议
· 隐私政策
暂无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