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好的球铁铸件对珠光体含量有什么要求?
2025-06-19
了解详细
首先我们明确一点,那就是球墨铸铁的浇注温度通常要求比灰铸铁更高。
凝固特性差异(根本原因)
灰铸铁:以片状石墨形式凝固,石墨膨胀可以部分抵消凝固收缩,因此体收缩较小,不易产生缩孔缺陷,对浇注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低。
球墨铸铁:以球状石墨形式凝固,具有明显的“糊状凝固”特性(即凝固区域宽),且石墨化膨胀力大,容易产生缩松缺陷。较高的浇注温度有利于实现顺序凝固,便于冒口补缩,减少缩松。
处理工艺影响(直接原因)
球化与孕育处理:铁水在经过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后,温度会显著下降(通常下降50-100°C甚至更多)。为了保证有足够高的最终浇注温度,其初始温度必须非常高(通常≥1500°C)。
衰退风险:球墨铸铁的孕育效果会随时间衰退。较高的浇注温度可以缩短浇注时间,减少从处理到浇注完毕的时长,从而抑制孕育衰退和球化衰退,保证石墨形态的良好。
流动性要求
较高的浇注温度可以显著提高铁水的流动性。这对于结构复杂、壁厚较薄的球铁件尤为重要,能有效避免冷隔、浇不足等缺陷。
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范围相对宽泛,主要根据铸件壁厚进行调整:
常用范围:1330 ~ 1380°C
薄壁小件:可能需提高到 1400°C 以上以保证充型。
厚壁大件:可适当降低至 1300°C 左右,以避免缩孔、粘砂等缺陷。
球墨铸铁的浇注温度要求更为严格和高昂:
常用范围:1380 ~ 1450°C
薄壁复杂件:通常要求 1400 ~ 1450°C。
厚大件:可适当降低,但一般也不低于 1350°C。
特性 | 灰铸铁 | 球墨铸铁 |
---|---|---|
浇注温度 | 较低 (通常 1330 ~ 1380°C) | 较高 (通常 1380 ~ 1450°C) |
主要考量 | 根据壁厚调整,防止粘砂、缩孔 | 补偿处理温降、抑制衰退、改善补缩、保证流动性 |
温度敏感性 | 相对较低 | 非常敏感,需精确控制 |
建议:在生产中,必须根据铸件的具体结构、壁厚、重量以及生产工艺(如砂型种类)来最终确定最佳的浇注温度范围,并通过热电偶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。
平台信息提交-隐私协议
· 隐私政策
暂无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