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凯仕铁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 球墨铸铁熔炼时的铁水成分有什么要求?

球墨铸铁熔炼时的铁水成分有什么要求?

发布日期:2025-08-11来源:阅读量:36

球墨铸铁(Ductile Iron / Nodular Iron)的性能高度依赖铁水的化学成分,熔炼时必须严格控制关键元素,以确保石墨球化良好、基体组织稳定,并满足力学性能要求(如QT400-18、QT600-3等牌号)。

1. 主要元素控制范围

碳(C)3.6%~4.0%提高流动性,促进石墨化;过高(>4.2%)易产生石墨漂浮,过低(<3.4%)导致缩松。
硅(Si)1.8%~2.8%强化铁素体,提高韧性;过量(>3.0%)会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。
锰(Mn)0.2%~0.4%稳定珠光体,提高强度;但过高(>0.6%)易形成碳化物,增加脆性。
磷(P)≤0.05%有害元素,易形成磷共晶,降低韧性和致密性。
硫(S)≤0.02%核心控制项!硫消耗球化剂(Mg),导致球化不良,需优先脱硫处理。
镁(Mg)0.03%~0.06%球化关键元素,残余量决定球化率;不足时石墨呈片状,过量易产生缩松、夹渣。

但是具体成分需根据铸件牌号、壁厚和工艺来进行调整。

2. 关键控制点

(1)硫(S)必须极低

  • 硫与镁反应生成MgS,消耗球化剂,导致球化失败。

  • 熔炼后需脱硫:可通过苏打(Na₂CO₃)或镁基脱硫剂将S降至≤0.015%。

(2)碳硅当量(CE)平衡

  • CE = %C + 0.3×%Si,通常控制在4.3~4.6。

  • 高CE(>4.7)易石墨漂浮,低CE(<4.1)增加缩松风险。

(3)残余镁(Mg)与稀土(RE)

  • Mg残余量0.03~0.06%:确保石墨球化率>90%(金相检测要求)。

  • 稀土(RE):辅助球化(常用0.01~0.03%),但过量会恶化石墨形态。


3. 合金元素的应用(特殊要求)

元素添加目的典型范围
铜(Cu)提高珠光体含量、强度0.5%~1.5%
镍(Ni)改善低温韧性、耐腐蚀性0.5%~2.0%
钼(Mo)细化组织,增强抗疲劳性能0.2%~0.5%

注意:合金元素需通过光谱测试精准控制,避免成分偏差。


4. 熔炼工艺建议

  1. 原材料选择

    • 使用低硫生铁(S<0.02%)和优质废钢。

  2. 炉前检测

    • 光谱仪快速分析C、Si、S、P,必要时调整炉料。

    • 热分析仪辅助预测碳硅当量。

  3. 球化处理

    • 采用冲入法或喂丝法,确保Mg吸收率稳定(40%~60%)。

  4. 终检

    • 浇注前需二次光谱检测残余Mg和关键元素。


5. 常见问题与对策

  • 球化不良:检查S是否超标、Mg残余量是否不足。

  • 石墨漂浮:降低碳含量(C<3.8%)或加快冷却速度。

  • 缩松缩孔:优化CE值,加强孕育处理。

球墨铸铁熔炼成分




本文标签: 返回列表
隐私协议
×

平台信息提交-隐私协议

· 隐私政策

暂无内容



×
立即询价
请填写以下信息获取最低报价(信息保密,不对外公开),官方服务顾问将在24小时内联系您,请保持电话畅通!